五、推拿疗法的广泛运用

  相信大家对推拿都很熟悉吧?它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它的治疗手法比较多,那么具体有哪些常用的手法呢?推拿的适应症有哪些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推拿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吧。

  推拿疗法

  推拿又称按摩,是人类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法是在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推拿的适应症

  扭伤、挫伤、软组织劳损、落枕、肌肉萎缩、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关节运动功能障碍、骨折愈后功能恢复期、腱鞘炎、腱鞘囊肿、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感冒、早期高血压、头痛、失眠、呃逆、面瘫、偏瘫、截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乳腺炎、痛经等。

  推拿疗法的广泛运用

  五十年代后期,中医推拿疗法的临床范围已经包括内、外、妇、儿诸领域,具有确切疗效的病种已达70余种,包括头痛、感冒、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盆腔炎、痛经、脑膜炎后遗症,小儿惊风,腰椎间盘脱出、肩周炎、颈椎病等等。八十年代中,除了传统的推拿治疗骨伤关节疾病以外,推拿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和机理探讨有了突破性的飞跃。同时,推拿手法的改进在传统基础上有了深入发展。

  六十年代的研究已经认定推拿对胃运动、促进胃液分泌、促进对蛋白质、淀粉的消化有作用。1980年,北京中医医院儿科总结发掘传统的小儿捏脊疗法,用木糖排泻泄法观察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发现捏脊能显著增加木糖排泄量,改善小儿消化功能。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高、无痛苦、易为患儿及家长接受。张素芳等推拿治疗小儿腹泻400例,痊愈358例,无效8例。经采用磷32消化吸收对照实验证明,推拿后肠吸收功能比未经推拿组高出30%-40%。

  推拿疗法的常用手法

  推拿手法,是操作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刺激治疗部位和活动患者肢体的规范化技巧动作。由于刺激方式、强度、时间和活动肢体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许多动作和操作方法均不同的基本手法,并在此基础上由两个以上基本手法组合成复合手法(如按揉法、推摩法等),或由一连串动作组合而成、有其操作常规(或程序)的复式操作法等等。推拿治疗是以手法操作为主的一种特殊疗法,作为其特色标志之一的学术流派,更以其师承及临证体验的不同而造就各自手法上鲜明的个性。因此,推拿手法之多竟达百种以上。其中既不乏可单独应用而成为有其适应证治范围的单一推拿疗法,也有融合变通后形成一套常规操作程度的复式推拿疗法;有些手法经一定的训练后即可掌握,而有的则需有相当程度的功法基础(如内功推拿等)和临证体验之后才能得心应手。推拿的常用基本手法大致可分为按压类、摆动类、摩擦类、捏拿类、捶振类和活动关节类等六大类。推拿具有舒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润滑关节、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正因为推拿具有这样的作用,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很明显。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急性腰扭伤、落枕或者颈椎病,去做推拿。其实推拿不仅仅是针对落枕、扭伤,以及腹泻有效,对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很有效果。比如某男子长期受失眠困扰,经常需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接受了几次推拿治疗后,睡眠情况得到改善,不需要药物也能安然入睡。再如一老太太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四处医治都不见好转,在正规推拿治疗后,加上其他康复治疗措施,症状得以缓解。

  推拿在消除疲劳、延缓衰老、减轻肥胖、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美容等的临床研究中,出现了新兴治疗优势,相信简、便、易、廉,无副作用的推拿疗法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和使用。

  手法部分:既推、拿、按、摩、滚、揉、掐。

  1、推法

  顾名思义是以手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体移动之意,其概念是,用指或掌着力于人体一定位置或穴位上,向前向外移动或弧形移动,可分平推、直推和分推等法。

  2、拿法

  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作持续揉捏动作。

  要领:腕要放体灵活,用指面着力揉捏,动作要连续不断,用劲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于拿的部位的手法的差异,又可分三指拿,四指拿和五指拿三种,拿法的剌激较强,常配合其它手法,用于颈下,肩部和四指部穴位。功能: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作用。

  3、按法

  手法:按是压的意思,用手指或掌面着力在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要领: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到重,稳定而持续,使剌激充分透达到肌体组织的深部。切忌用迅猛的暴发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对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临床应用时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此手法刚中兼揉,既有力而又柔和,按法的具体动作很多,有大指面直接法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或两手对面合按之,胸腹则以掌心按之。

  4、摩法

  摩是抚摩之意,在推拿手法中主要分为摩法和摩掌法。作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位置上,作环形有节奏的抚摩,称为摩法,摩法是推拿手法中轻柔的一种,动作要领应掌握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轻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然后连动前臂作缓和协调的环旋抚摸。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可,每分钟频率约定120次, 石宣秘录中说:“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重,有中和之义施之”。近代则有姜、葱汁、冬青膏、松节油等作为应用摩法时的辅助用药。摩法如同一指禅法结合成为推摩复合手法。这是点与面相结合的手法,即大拇指推所取穴位,其余四指摩相应的部位,更能加强其治疗作用。滚法

  可用于头部、肩背、腰骶及四肢关节处,治疗头痛、偏瘫、关节酸痛等症。

  方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指关节突起部分,附在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屈伸外旋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动作要领:

  ①、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度角。

  ②、手腕要放松,滚动肘掌背尽侧部要紧贴体表,不可跳动或使手背拖来拖去按摩。

  ③、手背滚动的幅度控制在120度左右,即当腕关节屈曲时向名滚动约80度左右,腕关节伸时向内滚动约40度左右。

  ④、压力要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律,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一般每分钟滚动140次左右。滚法由于腕关节屈伸幅度较大,所以接触面较广,并且压力较大,掌背着力柔和而舒适,故应用于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滚法推拿疗法是以滚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它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病理变化和辨证施治理论,凭借熟练的操作技能,在人体体表适当的部位上施以擦、揉、按、拿、捻、搓等手法,并配合被动运动或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功能锻炼来治疗疾病。

  滚法是滚法推拿的主治手法。滚法的操作是依靠腕关节的伸屈动作来促使手掌背部在人体体表进行来回“滚动”的。滚法操作时,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掌背直接抵压于人体体表,并作腕关节屈伸运动,所以它不但刺激力量强,而且作用面积也较大,能够使其作用力深透到体表深层而直达病所,通过腧穴的“得气”感应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明阴阳、濡润筋骨等作用,并能对肌肉痉挛、强直和粘连等病态直接发挥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滚法推拿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正确地配合以各种辅助手法及被动运动,并适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功能锻炼,对某些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尤其是对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相当显着的疗效。

  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部分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然后进行腕关节大限度的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使掌背近小指侧部分在治疗部位上作来回运动。操作时,术者的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离开躯干约15厘米左右;各手指任其自然,不能过度屈曲或伸直,腕关节屈伸幅度要大,使掌背部分1/2的面积接触在治疗部位上。掌背的近小指侧部分是滚法操作的着力点,应紧贴治疗部位上,不宜移动或跳动,腕关节的屈与伸应保持相等均匀的压力,以避免手背与体表撞击。每分钟来回摆动120次左右。滚法在临床上应用时,常根据治疗的需要,配合各种被动运动以及按、拿、捻、搓等各种辅助手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松解粘连、理顺筋脉等作用,因此适用于治疗颈、肩、腰。背、臀部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扭挫伤,以及筋脉拘挛、关节强直、肢体瘫痪、疼痛麻木等症。

  5、揉法

  用拇指指端、食指端、中指指端或中、无名指指端紧附于穴位上作缓和回转的按抚动作。除用指端外,还可运用小鱼际部或掌根部作揉法。故可分别称之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际揉法。揉法较推法、按法、摩法均有力大些,在施法时带动皮下组织,不是在皮表抚摩。揉法为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有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之说。

  6、掐法

  把拇指或食指的指甲竖立着按压,给予强剌激的方法。逐渐加大用力,使力达深透为止,注意不要掐伤皮肤。掐后压出轻微的痕迹。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上述手法为常用基础手法,临床法疗时常常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要求“特医”治疗者要把上述基础手法刻苦练习务必掌握。

  结语:本文对推拿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建国之后,这些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医学水平,同时也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