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医学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知道大陆的中西医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实在当时的港澳台地区,中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下文,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澳门工人医疗所,创建于1952年,隶属工会联合会。初办时的目标是为劳工阶层提供低收费的医疗保健服务,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工人医疗所逐步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阶层人士,发展成为面向社会的服务机构。该所长期坚持夜间诊病至晚上九时,方便劳工阶层下班后就医。

  1984年,澳门政府对全澳的医疗卫生进行筹划部署,至1993年计划完成这一规划的出台,推动了澳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医疗卫生现状

  澳门医疗卫生属中上水平,预计男女平均寿命70岁,年平均死亡率3.81%,初生婴儿死亡率6%,接近达到先进国家的同类指标。出生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全澳每1000居民中有1.52个医生,2.03个护士,2.63张病床。1991年三大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澳门政府的卫生政策,是以政府医院(仁伯爵综合医院,华人称为山顶医院)为核心,全澳设九间官办的卫生中心,形成以基层和医院卫生护理两体系相结合的医疗服务。近5年来,澳门政府每年拨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支,约占政府财政总开支的10%,1993年为6亿5千万澳门元(1澳门元约等0.97港元),还改建、扩建了仁伯爵综合医院和镜湖院,使之达到或相当于内地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

  澳门的医院卫生护理,主要由仁伯爵综合医院和镜湖医院担负。

  仁伯爵综合医院1993年初重建完成,可提供418张病床,33个专科门诊和拥有直升机停机坪设施的内外科急诊。该院工程师大部分向葡国招聘,同时拟各中国内地招聘专科医生,合作培训有关人才。院内还设立卫生事务中心,负责接受居民和病者对该院服务的咨询、投诉或提出意见,然后全部直接交由澳门卫生司长处理。

  镜湖医院是澳门受青睐的民间综合医院,仍由镜湖医院慈善会承办,现任慈善会主席为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该院设病床521张,西医师109名,中医师1名(从事针灸),护士214名。按1991年统计,每日接等病人1244人次,门诊求诊人数占澳门医院卫生护理服务的69.40%,住院人数占54.49%,较仁伯爵医院为多。近年来政府不断增加对该院的资助,充实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投资1千万澳门元成立心血管病中心,邀请内地专家来院协助指导,开展冠状动脉扩张术(PTCA)及溶栓疗法,先后救治数十名心肌梗塞患者,成功率达90%。

  澳门民间的基层卫生护理服务,主要有与政府签署了部分合作协议的五人医疗所和同善堂等,还有近300家私立诊所,全澳民间领牌的合法医生400多人。1984年开始,澳门形成了卫生中心免费医疗保健网,工人医疗所和同善堂每天赠医施药达500人次。各种传染病患者可在政府指定的部门得到免费医疗,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事业成效显著。私家医生转变为辅助性质,补充工余时间服务。他们的主要应诊对象是经济状况略宽裕的居民,对服务质量较为注意,收取费用也相应稍高。

  澳门卫生司于1982年宣布澳门消灭了天花、鼠疫等6种传染病。1992年开始对高风险行业的外地劳工强制性进行艾滋病检验,以控制艾滋病在本地区蔓延。

  二、中医药概况

  澳门华人占人口总数的96%,葡人占3%。对医药需求的特点与内地相似,中医中药在居民心目中有着较高的比重。华人中的上层人士、社会贤达,更视中医药为国宝。对中医药治病疗疾,有着浓厚的感情和坚定的信心。中医药发展的基础,深深扎根于全澳居民之中。澳门是中医药的一个潜在市场。

  澳门的中医药行政上隶属于政府的卫生及社会事务政务司。中医医师执业要在该司办理登记手续,中药药房也归该司管理和监督。由于全澳至今尚未设置中西医师职称评定机构,故移居澳门的医生,可以沿袭内地获得的工程师资格。

  澳门的社会民众团体很多,数年前成立了中医学会和中药研究会。积极与内地中医药组织翰手开展学术交流。澳门电视台曾播放河南南阳张仲景学术研究的进展,宣传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

  中医药的地位,在澳门与香港相差无几,同样处于“在野”派别之内。仁伯爵综合医院至今尚无中医医师应诊和中药房建制,镜湖医院也没有中药药房。澳门的中医医师绝大多数分散于民间基层卫生护理服务的人员之中。其学术渊源大都来自祖传以师带徒,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生较少,但在卫生司都能够得到资格认可,领取牌照开业。据悉,近年业由于内地往澳门移民的增多,中医医师也相应增加,该司对资格认定逐步强调学历,有“水涨船高”趋势。

  中医医师较为集中的单位是同善堂药局,其次为澳门街坊中医诊所、三巴门坊众会中医诊所等。同善堂门诊就诊病人拥挤,尤以针灸科为多,秩序并然。该门诊有中西医师20多人,业务繁忙,透视、化验检查只够应付日常看病,急危重病人常须让其到镜湖医院住院。个体开业的中医诊所灯光招牌,沿街随处可见。不少私营中医诊所采取预约就诊和昼夜应诊的方式,挂牌的内、妇、儿、骨伤等专科特色非常突出,有的还写着“××中医学院毕业”等学历以供选择。因为具有方便简易的特点,往往为广大居民乐于接受。

  在澳门闹市上,街道两旁中药店铺很多,除同善堂药局外,大都属私人开业。药店的饮片装在货架上无色玻璃筒内,琳琅满目,使购药者抬头便可以看出药品质地的优劣。中药材和中成药进货皆有专营,饮片遵古炮制,极为考究,注重质量,强调信誉。服务态度亲切,给人的第一印象颇佳。但与内地相比,收取费用较高。多数药店常兼售燕窝、银耳、鹿茸等高档补品,为澳门中药业的又一特色。

  全澳中药制剂方面,包括同善堂药局在内的一些药店,只能承做传统蜜丸、水丸、散剂和膏丹剂型。由于缺少中药制药厂,不能从事中药新剂型的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促进医药卫生服务和发展中西医药的政策。社会团体和私人可依法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依据这项法律,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一部分的中医药事业,随着全澳经济的腾飞,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结语:这篇文章给大家主要讲述了关于澳门医学的发展情况,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于中医在澳门的发展历程都已经有所了解了。澳门中医学的发展为周边地区的医学的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

中医学 澳门医学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