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反应性低血糖发病机制是什么

反应性低血糖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年05月08日 19:42:19
病情描述:

反应性低血糖发病机制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李焱
    李焱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反应性低血糖即餐后低血糖,常发生于情绪焦虑、易激动的女性,一般是在进食大量糖类、高碳水化合物后,于餐后2至4小时出现,有诸如心慌、手抖、冒冷汗等低血糖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进食大量糖类或碳水化合物,促使大量葡萄糖使胰岛素突然敏感分泌,进而导致血糖降低。此情况发生的常见原因首先要排除胰岛素瘤,或是患者自身肝肾功能损害导致的低血糖反应。

    一、若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要注意:

    1.饮食方面

    进食时不要食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或易吸收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2.对于容易焦虑的女性

    要多休息,保证睡眠。

    3.饮食上还应加入高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胰岛素突然过度分泌。

    总之,了解反应性低血糖的特点、发生原因及应对方法,对于相关人群避免其发生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