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健脾的穴位

健脾的穴位

2025年06月12日 20:21:37
病情描述:

健脾的穴位

医生回答(1)
  • 卢焯明
    卢焯明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通过刺激足三里、脾俞、中脘、公孙、三阴交等健脾穴位,可起到健脾的作用,但按摩穴位健脾的效果因人而异,且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如有脾虚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

    2.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3.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4.公孙: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主要功效为健脾益胃。

    5.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可健脾祛湿、调经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健脾的效果因人而异,且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如有脾虚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按摩穴位时应注意手法和力度,避免损伤皮肤和肌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规律、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健脾。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