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

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

2025年07月24日 18:02:47
病情描述:

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使心率加快,有疗效但需注意不良反应及慎用人群;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可兴奋心脏β受体增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使用需密切监测及谨慎用于有基础疾病者;茶碱类药物氨茶碱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使用要注意不良反应及对特定患者的谨慎,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药物并密切观察反应。

    一、抗胆碱能药物

    1.阿托品: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快。其作用机制是阻断M胆碱受体。有研究表明,对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等有一定疗效,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口干、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对于青光眼患者等应慎用,老年患者使用时要关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对排尿的影响。

    二、β受体激动剂

    1.异丙肾上腺素:可兴奋心脏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它通过激动心脏β受体发挥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然而,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等,对于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谨慎,因为可能加重心肌缺血等情况,儿童使用时需特别关注剂量和可能的心血管系统影响。

    三、茶碱类药物

    1.氨茶碱: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能对心率有一定影响。氨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发挥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其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等,对于有消化性溃疡、心律失常等病史的患者需谨慎,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不同药物有其各自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如是否有冠心病、青光眼、消化性溃疡等)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