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跟骨牵引进针点

跟骨牵引进针点

2025年07月24日 19:58:12
病情描述:

跟骨牵引进针点

医生回答(1)
  • 高嵩涛
    高嵩涛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跟骨牵引进针点通常选跟骨结节内外侧,内进针点为内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中点稍下方,外进针点为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中点稍下方,需考虑患者个体情况,如儿童、女性、胖瘦患者等,操作要遵循无菌原则,选择不当会有不良影响,术后不同人群护理有不同关注点,牵引期间要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正确体位。

    进针点定位的操作要点

    在定位跟骨牵引进针点时,首先要进行局部的消毒、铺巾等准备工作。可以通过触摸跟骨结节的内外侧来初步确定位置。对于成年患者,一般以内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稍下方作为内进针点,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稍下方作为外进针点。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如果患者有跟骨周围的感染、肿瘤等病史,进针点的选择需要重新评估,避免加重病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由于跟骨较小,进针点的定位更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来精确确定,以保证牵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进针时要轻柔,防止跟骨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进针点选择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跟骨牵引进针点对于牵引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正确的进针点能够保证牵引力量的有效传递,达到良好的牵引复位效果。如果进针点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牵引力量传递不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例如,进针点过于偏内或偏外,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在术后护理中,对于不同人群要给予不同的关注,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牵引部位的血液循环和骨骼发育情况;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定期检查进针点周围皮肤情况,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同时,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建议患者在牵引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正确的体位,以促进牵引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