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眼底病变几岁问
早产儿眼底病变几岁
-
早产儿眼底病变(ROP)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病时间与胎龄、出生体重相关,4-6周左右开始发病,分五期,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早产儿需按规定时间做眼底筛查,有高危因素的要加强监测,早期规范筛查对保障视力健康很重要。
不同阶段的年龄范围及表现
Ⅰ期:多发生在出生后4-6周,此时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分界线。
Ⅱ期:出生后6-8周左右,白色分界线变宽且增高,形成嵴状隆起。
Ⅲ期:出生后8-12周时,嵴状隆起更加明显,并且可能伴有纤维血管组织增殖。
Ⅳ期:约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视网膜部分脱离,根据脱离范围又分为Ⅳa期(部分视网膜脱离)和Ⅳb期(全视网膜脱离但黄斑仍未脱离)。
Ⅴ期:出生后3个月以上,全视网膜脱离,黄斑也受累。
对于早产儿,需要在出生后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眼底筛查,一般建议在出生后4-6周开始首次眼底筛查,之后根据首次筛查结果按照一定的间隔继续进行筛查,直到视网膜血管发育成熟,通常胎龄较大、出生体重正常的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在出生后4-6个月左右逐渐发育成熟,而低体重、低胎龄早产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但一般在1岁内视网膜血管基本发育完成,此时发生ROP的风险相对降低,但仍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判断。对于有ROP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要加强监测,因为即使到了1岁左右,仍可能存在ROP相关的后遗症风险,如视网膜脱离、视力受损等,所以对于早产儿群体,从出生后早期就开始规范的眼底筛查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能否早期发现ROP并及时干预,最大程度保障早产儿的视力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