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热后接触冷物会出现鸡皮疙瘩是怎么回事

热后接触冷物会出现鸡皮疙瘩是怎么回事

2025年08月25日 10:46:58
病情描述:

热后接触冷物会出现鸡皮疙瘩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陈少君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热后接触冷物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指令立毛肌收缩形成鸡皮疙瘩,进化早期有威慑潜在威胁和辅助保暖作用现代体温调节作用有限,儿童需避过度寒冷刺激,老年人要防急剧温度变化免引发不适或心血管风险。

    一、生理反应机制

    热后接触冷物出现鸡皮疙瘩是皮肤的一种本能生理反应,主要与立毛肌的收缩有关。当人体处于温热环境时皮肤温度升高,突然接触冷物,皮肤表面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指令立毛肌收缩。立毛肌是与毛发相连的微小肌肉,其收缩会使毛发竖立,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鸡皮疙瘩。

    二、进化与生理意义

    从进化角度看,这种反应在早期人类中有一定保护作用。当遇到寒冷或受到惊吓等情况时,立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一方面可使身体外观显得更为庞大,起到威慑潜在威胁的作用;另一方面,毛发竖立能在毛发周围形成微小的空气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体温,起到辅助保暖的效果。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直接的体温调节作用已较为有限,但作为一种本能反射仍会出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神经敏感度相对较高,热后接触冷物出现鸡皮疙瘩时,需注意避免过度寒冷刺激导致皮肤不适或引发感冒等情况。家长应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及皮肤反应,适时调整环境温度,避免儿童在短时间内经历剧烈的温度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敏感度下降且血液循环相对较弱,热后接触冷物时鸡皮疙瘩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需注意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例如从高温环境快速进入寒冷环境时,应逐步过渡,防止因皮肤及血管过度收缩引发不适或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等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