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

2025年09月15日 19:09:54
病情描述:

什么是肝吸虫病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肝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胆道引发的寄生虫病,病原为成虫寄胆管卵随粪入水被螺吞食成尾蚴再入鱼虾成囊蚴,人或动物食未熟含囊蚴鱼虾感染,轻度多无症状或轻微表现,重度有乏力腹痛等甚至肝硬化,诊断靠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虫卵及免疫学辅助,治疗用吡喹酮等药,儿童应避免食生或未熟鱼虾感染后谨慎用药,孕妇需评估药物对胎儿影响,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用药监测肝肾功能。

    一、定义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胆道系统引发的寄生虫病。

    二、病原与传播途径

    1.病原: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后随粪便排出,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离开螺体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体内形成囊蚴。

    2.传播途径:人或动物因食入未煮熟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三、临床表现

    1.轻度感染: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消化不良等表现。

    2.重度感染:患者可出现乏力、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脏肿大等,严重者可进展为营养不良、水肿、黄疸甚至肝硬化等。

    四、诊断方法

    1.流行病学史:有进食生或未熟淡水鱼、虾史。

    2.病原学检查: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到虫卵。

    3.免疫学检查:辅助诊断。

    五、治疗要点

    主要使用吡喹酮等药物治疗,具体药物选择需遵医嘱。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应避免食用生或未熟淡水鱼虾,感染后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通过健康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2.孕妇:感染时需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诊断及处理方式。

    3.老年人:需考虑基础疾病,用药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综合评估治疗风险与收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