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婴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2025年09月22日 14:57:24
病情描述:

婴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赵弘
    赵弘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婴儿溶血性贫血可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新生儿及早产儿表现有差异)、贫血表现(不同年龄表现不同)、肝脾肿大(婴儿期易出现,因骨髓外造血增强)、严重时可出现胆红素脑病相关表现(早期及进展表现不同,早产儿更易发生且预后差)及其他表现(尿液变化、消化系统症状等)。

    不同年龄表现: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其皮肤薄、血管丰富等特点,黄染表现较为明显;早产儿相对足月儿更易出现黄染且程度可能更重,因为早产儿的肝脏代谢功能相对更不成熟,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更弱。

    贫血表现

    一般症状:婴儿会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小婴儿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不愿意吃奶等。

    不同年龄差异:新生儿期贫血可能不太容易被早期发现,因为新生儿本身的面色可能因其他因素有一定变化;而3个月-1岁的婴儿,由于活动量相对增加,贫血表现会更明显,如呼吸、心率增快等,以试图代偿贫血带来的缺氧。

    肝脾肿大

    发生情况:溶血性贫血时,骨髓外造血增强,肝、脾等造血器官会代偿性增生,从而出现肝脾肿大。

    年龄相关特点:婴儿时期肝脾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所以肝脾肿大相对较易出现;年龄较小的婴儿,肝脾肿大可能在腹部触诊时较易发现;随着婴儿长大,肝脾肿大的程度和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机制都是造血代偿。

    胆红素脑病相关表现(严重溶血性贫血可能出现)

    早期表现:婴儿可能出现嗜睡、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等,这是因为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功能。

    进展表现: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对于早产儿,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更不完善,更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且预后可能更差。

    其他表现

    尿液变化:严重溶血性贫血时,尿色可能加深,呈浓茶色或酱油色,这是因为大量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从尿液中排出。

    消化系统表现:婴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与贫血导致的全身代谢紊乱以及肝脾肿大等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有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