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血像特点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血像特点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多减少,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且不同年龄人群各项指标正常参考值有差异,需结合年龄判断其是否异常及相关表现。
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浓度(Hb)通常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可低于正常范围,一般男性低于4.0×1012/L,女性低于3.5×1012/L;血红蛋白浓度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这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由于生理差异,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如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有相应的正常范围,儿童年龄越小,正常范围相对越高龄人群有一定差异,需结合儿童具体年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1.白细胞计数(WBC):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常低于4.0×10/L。这是由于骨髓中粒细胞系增生受抑,使得外周血中白细胞生成数量减少。不同年龄阶段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相对高于成人,儿童各年龄段有其对应的正常参考值区间,如新生儿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中性粒细胞是参与机体抗感染的重要细胞,其减少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性粒细胞正常比例和绝对值不同,儿童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变化规律,与成人存在差异,当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白细胞分类异常时,需考虑不同年龄因素对结果判断的影响。
三、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通常明显减少,常低于50×10/L,严重时可低于20×10/L。血小板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也随年龄变化,在评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情况时,要结合患者年龄考虑正常参考值的适用性,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及严重程度。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