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什么情况下才要到医院就医问
得了骨质疏松什么情况下才要到医院就医
-
骨质疏松出现骨痛明显且持续不缓解、发生脆性骨折、身高明显缩短或驼背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明显减少时需就医,这些情况或提示病情进展、骨折风险增加等,需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发生脆性骨折
当骨质疏松患者受到轻微外力(如日常活动中弯腰、咳嗽、翻身等)就发生骨折时,必须立即到医院就医。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之一,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例如椎体骨折可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髋部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增加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于老年人群,本身骨质疏松风险较高,发生脆性骨折的可能性更大,一旦发生应尽快就医。
身高明显缩短或驼背加重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丢失,椎体容易压缩变形,从而出现身高明显缩短或驼背加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身高一般在170cm左右,女性在160cm左右,如果在短时间内身高较之前明显缩短,或驼背情况较以往加重,这提示骨质疏松可能已经比较严重,骨量丢失较多,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骨密度测定等,以明确病情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绝经后的女性,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这种身高缩短和驼背加重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更应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会影响胸廓的形态和功能,导致胸廓畸形,进而影响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当骨质疏松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时,需要就医排查是否与骨质疏松导致的胸廓改变有关。例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胸椎后凸畸形,可能会压迫肺部,影响呼吸功能。对于患有骨质疏松且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呼吸系统受影响的程度,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明显减少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等骨密度检查手段,如果发现骨密度T值低于-2.5,提示有骨质疏松,此时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建议到医院就医。因为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骨量明显减少意味着骨折风险增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量运动等)以及可能的药物治疗等,以预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等高危人群,即使骨密度检查刚发现骨量减少,也应及时就医咨询相关的防治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