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什么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2025年09月22日 13:07:14
病情描述:

什么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医生回答(1)
  • 唐旭东
    唐旭东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经规范一线治疗后血小板仍持续低于正常范围未达缓解标准的病症常见于ITP等,病因有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儿童因免疫调节不完善、成人因合并自身免疫病等及长期慢性感染、既往一线治疗反应不佳等)、外周血小板分布异常,诊断需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正常范围、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且一线治疗无效,儿童需关注免疫调节特点、优先非药物干预等,成人需综合基础疾病制定个体化方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并关注心理负担。

    一、定义阐释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经规范的一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仍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如成人血小板计数<100×10/L)且未达到缓解标准的病症,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情况,即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标准治疗后,血小板仍无法有效提升并维持稳定状态。

    二、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自身免疫机制异常

    机体自身免疫调节失衡,导致自身抗体攻击血小板,使其过度破坏,同时可能存在骨髓巨核细胞发育及产板功能异常,影响血小板生成。年龄方面,儿童难治性ITP可能与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发育尚不完善相关,而成人则可能因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加重免疫紊乱;生活方式中,长期慢性感染可持续刺激免疫系统,诱发或加重血小板减少;病史方面,既往对一线治疗反应不佳的经历是重要诱因。

    (二)外周血小板分布异常

    某些病理状态下,血小板可异常分布于脾脏等部位,导致循环血中血小板计数降低,经一线治疗后仍难以纠正。

    三、诊断要点

    (一)血小板计数标准

    持续监测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成人一般<100×10/L。

    (二)排除其他疾病

    需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三)一线治疗无效判定

    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正规一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未达到有效提升及稳定维持的缓解状态。

    四、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

    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需特别关注其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发育特点,治疗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同时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因不当治疗影响儿童健康,且需重视家长对病情的认知及心理支持,因儿童病情变化可能对家庭造成较大心理压力。

    (二)成人

    成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需综合其合并的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制定个体化方案,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药物相互作用,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对病情的辅助作用,如避免接触可能加重血小板减少的化学物质等,同时关注患者因长期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支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