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膝骨性关节炎如何诊断问
双膝骨性关节炎如何诊断
-
双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包括压痛、畸形、活动度等检查及研磨、浮髌试验;影像学X线可见间隙变窄等,MRI可更早显示病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活动期CRP、ESR可异常。
生活方式相关: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负重、过度使用膝关节的情况,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爬山、上下楼梯等;是否有膝关节外伤史,既往膝关节是否受过伤等。
症状观察
疼痛:膝关节疼痛是常见症状,多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疼痛常与活动有关,休息后可缓解,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
肿胀:膝关节可能出现肿胀,早期多为轻度肿胀,病情进展后肿胀可能加重,可伴有局部温度升高。
活动受限:患者可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屈伸不利,上下楼梯、下蹲、站起困难等,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受限程度逐渐加重。
体格检查
压痛:检查膝关节周围有无压痛,常见的压痛部位包括膝关节内侧、外侧间隙等。
关节畸形: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
活动度检查:测量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正常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大,骨性关节炎患者活动范围会减小。
研磨试验: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若引起疼痛,提示半月板损伤或侧副韧带损伤等,但也可用于辅助判断骨性关节炎相关情况。
浮髌试验:患者仰卧位,伸直膝关节,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轻压髌骨,若感觉到髌骨有浮动感,提示膝关节腔内有较多积液。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见膝关节间隙变窄,这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所致;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即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表现为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晚期还可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于早期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等情况显示优于X线。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结构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更早发现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如关节软骨的磨损、剥脱,滑膜的炎症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在病情活动期,可能有轻度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等,但这些指标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部分患者在病情活动时,CRP可升高,ESR可增快,它们可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但需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炎症指标升高相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