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

2025年09月22日 14:16:08
病情描述:

先天性青光眼

医生回答(1)
  • 郭佳
    郭佳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先天性青光眼是因胚胎期和胎儿期前房角发育异常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眼球扩大的先天性眼病,与遗传有关,分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可通过眼压测量、前房角检查等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期治疗预后佳,婴幼儿需家长密切观察护理,青少年要避免受伤、定期监测等。

    一、病因

    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结构发育障碍,如中胚叶组织未完全消退,阻碍了房水排出通道。

    二、临床表现

    1.婴幼儿型:常见于出生后到3岁以内。患儿可出现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直径增大(正常婴儿角膜横径约10mm,患儿可大于12mm),角膜混浊、水肿,后弹力层可出现破裂条纹(Haab纹)。

    2.青少年型:发病年龄在3岁以后,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可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疲劳等,眼压升高,角膜直径一般正常。

    三、诊断

    1.眼压测量:婴幼儿型可通过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压常升高;青少年型可通过非接触眼压计等方法测量眼压。

    2.前房角检查:通过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结构异常,如虹膜突、中胚叶组织残留等。

    3.眼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观察前房角结构及周边眼部组织情况。

    四、治疗

    1.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等,通过建立新的房水排出通道来降低眼压。对于眼压控制不佳的患儿,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抗青光眼手术。

    2.药物治疗: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时的替代治疗。常用药物有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等,但药物治疗在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中相对局限,且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五、预后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部分患儿的眼压可得到控制,眼球增大、角膜混浊等情况可得到改善,视力发育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可以尽量减少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甚至眼球萎缩等严重后果。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眼球增大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护理,避免感染,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使用(若有)及术后复查。

    2.青少年:青少年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伤。要定期监测眼压和视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均衡饮食等,以维护眼部健康。同时,家长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因为视力问题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