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症状有什么问
肩周炎的症状有什么
-
肩周炎有疼痛(包括肩部疼痛及其他部位牵涉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压痛、怕冷等表现,其好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大差异,长期过度用肩、肩部曾外伤、有慢性疾病等人群易患。
其他部位牵涉痛:部分患者疼痛可牵涉到上臂、颈部等部位,一般疼痛范围相对局限在肩部周围,但也可能有一定的放射分布。
肩关节活动受限
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肌肉萎缩
肩部肌肉萎缩: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等部位较为明显,患肩比健肩看起来消瘦,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这是由于肩部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减少,肌肉长期不用而发生废用性萎缩。
压痛
肩部压痛点:在肩关节周围可找到多个压痛点,常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往往感觉疼痛明显,通过压痛点的位置有助于判断病变的部位。
怕冷
肩部怕冷:患者肩部对外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多数患者常感觉肩部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这可能与肩部血液循环较差,炎症刺激导致对温度感知异常有关。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影响
年龄: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这与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弹性和力量下降,加上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等因素有关,年轻人相对发病率较低,但如果有肩部外伤、长期过度使用肩部等情况也可能发病。
性别:一般来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显著差异,但在一些体力劳动者中,男性由于肩部过度使用等因素可能发病率稍有不同,但总体差异不大。
生活方式:长期过度用肩的人群,如经常从事需要频繁肩关节活动的工作(如打字员、绘画者、手工劳动者等),或者长期姿势不良,使肩关节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的人,更容易引发肩周炎。另外,肩部曾经有过外伤,如骨折、脱位等没有得到良好恢复的患者,发生肩周炎的风险也会增加。
病史: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生肩周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这些疾病导致身体的代谢、血液循环等方面异常,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和修复有关。例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肩部软组织的代谢,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