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诊断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诊断

2025年09月22日 20:21:39
病情描述: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诊断

医生回答(1)
  • 范圣瑾
    范圣瑾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明显增高、贫血、血小板异常,骨髓穿刺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等,细胞遗传学检查有Ph染色体,分子生物学可检BCR-ABL融合基因,需与类白血病反应及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鉴别,诊断要综合多方面且注意小儿特点及严格鉴别。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小儿的起病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首发症状表现,如是否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表现,有无骨痛等情况。同时了解家族中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可能有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

    2.肝脾淋巴结肿大:多数患儿会有脾脏肿大,可达到脐部甚至盆腔,肝脏多为轻至中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一般不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L,甚至可高达100×10/L以上,分类中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粒细胞(Ⅰ+Ⅱ型)通常<10%。

    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降低,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小板:早期正常或增多,晚期可减少。

    2.骨髓穿刺涂片

    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粒细胞(Ⅰ+Ⅱ型)<10%。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细胞遗传学检查:90%以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存在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这是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4.分子生物学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可用于诊断、监测微小残留病等。

    四、鉴别诊断

    1.类白血病反应:常有明确的病因,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但粒细胞胞质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增高,Ph染色体阴性,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可消除。

    2.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及相关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可鉴别。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其中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特点,因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对小儿身体的保护,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同时,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严格鉴别,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