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2025年09月22日 13:24:55
病情描述: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医生回答(1)
  • 范圣瑾
    范圣瑾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维持关键是白蛋白,其升高因素有脱水时水分丢失显著超蛋白、血液系统疾病致异常合成蛋白、医源性大量输入蛋白制剂,对机体短期致组织液回流减少有口渴尿量少等血液浓缩表现长期干扰微循环影响心肾等器官功能,相关病症包括脱水相关及浆细胞疾病等,处理原则为针对脱水合理补液、对疾病治原发病、对医源性调整蛋白输入量,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精准评估电解质等老年人要谨慎评估补液等特殊病史者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

    一、定义与构成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维持,其中白蛋白是关键成分,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依赖白蛋白等蛋白的浓度维持平衡,当血浆中白蛋白等蛋白浓度异常升高时,便会出现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二、常见引发因素

    1.脱水状态:机体水分丢失量显著超过蛋白质丢失量时,血浆蛋白浓度相对上升,例如剧烈呕吐、腹泻导致大量水分丢失而蛋白质丢失相对较少,可致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2.血液系统疾病:像多发性骨髓瘤等浆细胞疾病,会使机体异常合成蛋白,造成血浆蛋白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引发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3.医源性因素:大量输入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制剂,会直接使血浆中蛋白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三、对机体的影响

    1.短期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会使组织液回流减少,出现血液浓缩表现,如患者感觉口渴、尿量明显减少等;

    2.长期影响:长期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会干扰微循环,对心、肾等器官功能产生作用,例如可能改变肾血流灌注情况,影响肾功能,还可能干扰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影响细胞正常功能。

    四、相关病症关联

    1.脱水相关病症:因脱水引发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等导致机体大量失水的情况;

    2.浆细胞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由于异常蛋白增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五、处理原则

    1.脱水所致处理:评估脱水类型(等渗、低渗、高渗脱水等),进行合理补液以纠正脱水,恢复血浆蛋白与水分的合理比例;

    2.疾病因素处理:针对原发病治疗,例如多发性骨髓瘤需进行抗肿瘤治疗等;

    3.医源性因素处理: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调整蛋白输入量。

    六、特殊人群考量

    1.儿童:脱水时补液需精准评估电解质情况,儿童肾功能相对不完善,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及体液平衡,避免因补液不当致使血浆胶体渗透压过度波动;

    2.老年人:老年人心肾功能可能衰退,处理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时需谨慎评估补液速度与量,防止加重心、肾负担,用药时需综合考虑对蛋白代谢等的影响,避免不合理用药;

    3.特殊病史人群:有心功能不全病史者需留意补液对心脏负荷的影响,有肾功能不全病史者要关注补液对肾功能的进一步影响,调整治疗方案时全面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