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五项是检查什么问
血凝五项是检查什么
-
凝血酶原时间(PT)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肝脏疾病、口服抗凝药时会延长,老年人有基础病史需密切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功能,凝血因子缺乏或有抗凝物质时延长,妊娠期女性需结合情况判断;凝血酶时间(TT)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受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功能、肝素等影响,肝病、DIC等病史者需监测;纤维蛋白原(FIB)参与纤维蛋白形成,升高见于急性感染等,降低见于DIC等;D-二聚体(D-D)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升高常见于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病史者及术后患者需监测。
一、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主要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其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1~14秒(因检测方法不同会有差异)。它反映了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活性。例如,当肝脏疾病时,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PT会延长;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时,PT会延长以监测抗凝效果。对于老年人,若有慢性肝病等基础病史,PT的监测需更密切,因为其肝脏功能可能随年龄有一定退化,影响凝血因子合成。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正常参考值为25~37秒(因检测方法不同有差异)。它涉及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等。当这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存在抗凝物质时,APTT会延长。比如血友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APTT会明显延长。妊娠期女性,APTT可能因生理变化有一定波动,需结合其孕期情况及是否有出血倾向等综合判断。
三、凝血酶时间(TT)
TT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正常参考值为12~16秒。它主要受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功能、是否存在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影响。若纤维蛋白原减少或有异常,或体内存在肝素样物质,TT会延长。对于有肝病、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史的人群,TT的监测很重要,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纤维蛋白原的状态或导致抗凝物质产生。
四、纤维蛋白原(FIB)
FIB是凝血因子之一,正常参考值为2~4g/L。它参与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的形成。FIB升高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情况;FIB降低可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等。对于有妊娠高血压风险的女性,FIB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其凝血状态,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五、D-二聚体(D-D)
D-D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0.5mg/L(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有差异)。D-D升高常见于DIC、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对于有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定期监测D-D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复发等情况;对于术后患者,尤其是骨科大手术患者,D-D的监测可早期预警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