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常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常规

2025年09月22日 12:45:45
病情描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常规

医生回答(1)
  • 范圣瑾
    范圣瑾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血常规有典型改变,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且具特征性,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也可增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可正常或轻度降低,随病情进展出现贫血,血小板早期可正常或增高,随病情进展有变化;儿童患者CML少见,血常规表现与成人有相似性但需关注对生长指标影响;老年患者CML血常规改变与机体功能状态有关,需结合整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

    白细胞计数:通常显著升高,可高达(100-300)×10/L甚至更高,早期一般在(20-50)×10/L,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是因为骨髓中粒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例如,在临床观察中,很多CML患者就诊时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远高于正常范围(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10)×10/L)。

    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占白细胞的大部分。中性粒细胞增多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加。在血常规分类中,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增多较为突出。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这是CML比较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可高达10%-20%甚至更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是因为白血病细胞中含有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的克隆性异常。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也可增高,但一般不如嗜碱性粒细胞显著。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可正常或轻度降低,随着疾病进展,尤其是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会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这是因为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例如,部分CML患者在疾病中晚期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

    血小板:早期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增高,随着疾病进展,尤其是进入急变期,血小板计数可减少,但也有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血小板持续增高。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与白血病细胞对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关。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CML相对少见,但血常规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不过儿童可能在生长发育阶段,血常规的变化对生长指标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例如,儿童患者在出现白细胞增高时,除了关注白血病本身,还需要考虑对儿童正常造血功能和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可能需要更密切监测血常规的动态变化,因为儿童的造血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对其影响可能更为复杂。

    老年患者:老年CML患者血常规改变可能与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有关。老年患者骨髓造血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在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的情况下,血常规的异常可能更为明显,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血常规的变化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综合判断。例如,老年患者出现贫血时,需要考虑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导致贫血的基础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在分析血常规异常时要全面评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