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供血不足中医认为是怎样造成的

心脏供血不足中医认为是怎样造成的

2025年09月22日 12:40:22
病情描述:

心脏供血不足中医认为是怎样造成的

医生回答(1)
  • 霍则军
    霍则军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供血不足的中医病因包括心气不足(心气不足致心脏推动血液力量弱影响流通)、心血亏虚(血液生成不足或耗伤过多致心脏失养)、气滞血瘀(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经脉致供血受阻)、寒邪内侵(寒邪侵袭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影响气血运行)、痰浊阻络(痰浊内阻阻碍气血运行致心脏脉络不通),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也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相关,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熬夜、情志不舒、饮食不节等也有影响。

    一、心气不足

    心气不足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常见中医病因之一。心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推动血液的力量减弱,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进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可能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相关,比如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心气也会随之不足,使得心脏向全身泵血的能力降低,容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二、心血亏虚

    心血亏虚时,血液生成不足或耗伤过多,就会导致心脏得不到充足血液的滋养。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血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当心血亏虚,心脏失于濡养,就会引发心脏供血不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过度劳累、熬夜等都可能耗伤心血,比如一些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群,由于作息不规律,容易出现心血亏虚,进而影响心脏供血。对于女性而言,月经、妊娠、分娩等生理过程也可能导致心血相对不足,若本身体质较弱,就更容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

    三、气滞血瘀

    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就会形成瘀血,瘀血阻滞经脉,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导致心脏供血受阻。情志不舒是引起气滞血瘀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血液运行。例如,一些性格内向、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环境中的人,容易出现气滞血瘀,从而引发心脏供血不足。从解剖和病理角度分析,气滞血瘀会使冠状动脉等血管受到影响,导致血管狭窄或不通畅,进一步加重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四、寒邪内侵

    寒邪侵袭人体,可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影响心脏的气血运行。寒邪有凝滞收引的特性,当人体感受寒邪后,会使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进而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在季节变化时,尤其是寒冷的冬季,老年人等体质较弱人群容易感受寒邪,从而诱发心脏供血不足。比如在寒冷天气里,血管收缩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得心脏供血相对不足,出现胸闷、胸痛等心脏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

    五、痰浊阻络

    痰浊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心脏脉络不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痰浊的形成与人体的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现代生活中,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痰浊内生。例如,一些经常暴饮暴食、爱吃油腻食物的人群,脾胃功能受损,痰浊内生,痰浊阻滞脉络,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进而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而且肥胖人群由于体内痰湿较盛,也更容易出现痰浊阻络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