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痔疮手术后多长时间能走

痔疮手术后多长时间能走

2025年09月23日 12:33:29
病情描述:

痔疮手术后多长时间能走

医生回答(1)
  • 郑毅
    郑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向他提问

    痔疮手术后能走的时间因手术方式和个体恢复情况而异,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当天可短时间床边轻微走动,PPH术术后6-12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影响因素有手术方式、年龄、身体状况、创面情况等,早期活动有好处,不同特殊人群活动有相应注意事项。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该手术创伤相对传统手术较小,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一般术后6-12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同样是短时间、少量多次的活动,比如术后6小时可在床边缓慢走动,每次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影响痔疮手术后能走时间的因素

    手术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机体的创伤程度不同,如传统手术创面大恢复慢,能走时间相对晚;PPH术创伤小则能走时间相对早。

    个体恢复情况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能走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能走时间可能稍晚。例如年轻患者术后1-2天可较自如地进行适度走动,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2-3天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

    身体状况: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术后恢复相对缓慢,能走时间会相应推迟。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血液循环、伤口愈合等,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在身体状况允许且医生评估后逐步进行活动。

    创面情况:如果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出血、感染等情况,患者能走的时间可以相对提前;若创面有感染、渗血等情况,则需要延迟活动时间,待创面情况改善后再逐步增加活动量。

    痔疮手术后活动的注意事项

    早期活动的好处:适当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对术后恢复有利。但要注意活动量循序渐进增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家属应在旁边协助,确保患者活动时的安全,防止摔倒。活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活动。

    有基础疾病患者:活动前需与医生沟通,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要监测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血糖、心率等,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儿童患者:儿童痔疮手术相对较少见,若有特殊情况,术后活动需在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密切看护下进行,活动量要极小,以不引起创面不适为原则,主要是短时间、缓慢的床边移动等,防止因活动不当影响创面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