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辅助检查问
脂肪瘤辅助检查
-
体格检查视诊观察体表脂肪瘤位置大小形态及皮肤情况等不同人群情况,触诊查质地与活动度等;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利用反射成像呈边界清晰低回声等辅助鉴别位置大小数目,X线显示较大脂肪瘤肿块影补充,CT清晰显示内部结构与周围关系指导治疗,MRI利用磁共振现象成像呈高信号等为鉴别提供精确信息尤其与其他脂肪源性肿瘤鉴别时重要。
一、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体表肿块位置、大小、形态及表面皮肤情况,脂肪瘤多为皮下局限性肿块,大小不一,呈扁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皮肤表面无红肿破溃等,不同年龄、性别外观无特异性差异,肥胖生活方式人群发生率可能较高,婴幼儿需关注生长速度与部位影响。
2.触诊:检查肿块质地与活动度,脂肪瘤质地柔软有弹性,可推动,与深部组织无粘连,不同病史患者触诊表现因病程无显著区别,需留意有无突然增大等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1.1原理及表现: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表现为边界清晰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均匀、分叶状、包膜完整,对浅表脂肪瘤诊断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婴幼儿操作简便无辐射,肥胖患者调整探头即可。
1.2意义:明确脂肪瘤位置、大小、数目,辅助鉴别其他皮下肿块。
2.X线检查
2.1原理及表现:显示较大脂肪瘤位置形态,为局部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界限清,对较小或深部脂肪瘤显示不敏感,有特殊病史患者可辅助排除其他病变。
2.2意义:作为脂肪瘤辅助检查补充,用于怀疑深部较大脂肪瘤且超声等受限情况。
3.CT检查
3.1原理及表现:清晰显示内部结构与周围解剖关系,表现为低密度影、CT值-120~-40HU、边界清,密度与皮下脂肪相近,婴幼儿需权衡辐射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用含碘造影剂需评估。
3.2意义:明确与邻近重要结构关系,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4.MRI检查
4.1原理及表现:利用磁共振现象成像,T1、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与皮下脂肪信号一致,分辨率高,适合深部或复杂部位诊断,妊娠期女性安全,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患者禁忌。
4.2意义:为诊断鉴别提供精确信息,尤其与其他脂肪源性肿瘤鉴别时重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