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怎样治疗问
高血糖怎样治疗
-
高血糖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与管理。生活方式干预需饮食调整(控制碳水、增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和适度运动(选适合强度运动);药物治疗有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和注射类降糖药(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血糖监测与管理要自我监测(测空腹、餐后血糖等)和定期就医随访(查糖化血红蛋白等),不同人群有相应具体要求。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年轻人可选择较剧烈的运动,而老年人则适合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例如,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太极拳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和身体机能。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常见的有二甲双胍,它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还有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但要注意可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另外,还有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降低餐后高血糖。
注射类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或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如合并严重感染、急性并发症等。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不仅能降低血糖,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等额外益处,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血糖监测与管理
自我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一般来说,可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例如,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一般为3.9-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10.0mmol/L。通过自我监测,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儿童高血糖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监测更为频繁,需要根据年龄、病情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频率。
定期就医随访:高血糖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肝肾功能等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每3-6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妊娠期高血糖的女性,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