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糖尿病患者容易骨折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容易骨折的原因是什么

2025年09月24日 12:39:09
病情描述:

糖尿病患者容易骨折的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吴静
    吴静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糖尿病通过骨代谢异常、血管病变影响骨血供、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异常、肌肉病变影响骨骼支撑、骨密度降低等多种途径增加骨折风险,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糖、关注骨代谢、定期检查,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骨折,老年患者更要注重行走安全以防摔倒。

    一、骨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状态会影响骨代谢相关的多种环节。首先,高血糖可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堆积,AGEs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基质的合成,还会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使得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最终打破骨代谢的平衡,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骨组织中AGEs水平显著升高,与骨密度呈负相关。

    二、血管病变影响骨血供

    糖尿病容易并发血管病变,尤其是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会使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骨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大血管病变可能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进一步影响下肢骨骼的血液供应,当遭遇轻微外力时,就容易发生骨折。比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其足部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三、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异常

    糖尿病神经病变较为常见,周围神经病变可使患者对疼痛、压力等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伤,而无法及时察觉并采取保护措施,从而增加骨折的发生几率。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行走时可能踩到异物却不能及时感知,容易发生足部骨折等情况。

    四、肌肉病变影响骨骼支撑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肌肉病变,表现为肌肉萎缩、力量下降。肌肉是骨骼的重要支撑结构,肌肉力量减弱会影响骨骼的稳定性,使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骨折。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握力等肌肉力量指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肌肉病变逐渐加重,骨折风险也相应增加。

    五、骨密度降低

    长期高血糖环境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往往会降低。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骨密度降低意味着骨骼变得更脆弱,承受外力的能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发生骨折。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关注骨代谢情况,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等相关检查,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骨折的发生。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来改善骨代谢等,以降低骨折的风险。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骨量就有自然丢失的情况,再加上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更要注重预防骨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走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