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髓炎症状及治疗

骨髓炎症状及治疗

2025年09月24日 20:07:13
病情描述:

骨髓炎症状及治疗

医生回答(1)
  • 王健
    王健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向他提问

    骨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有全身高热寒战等及局部剧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慢性全身有低热消瘦等及局部有窦道流脓死骨排出等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抗生素等)和手术(急性钻孔引流等、慢性病灶清除等),儿童患者要注意抗生素选择和手术轻柔及术后护理,老年患者需兼顾基础疾病、注意药物影响和防范术后并发症。

    全身症状:起病急骤,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有烦躁、哭闹等表现,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全身症状可能更突出。

    局部症状:病变部位疼痛明显,早期为局部持续性剧痛,患肢活动受限,局部皮温升高,有红肿表现,但皮肤红肿可能不是很明显,压痛广泛。随着病情进展,红肿范围扩大,皮肤可出现张力性水疱,破溃后可形成窦道。

    慢性骨髓炎症状: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仅有低热、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表现。但在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局部症状:局部可见窦道形成,窦道内可流出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见死骨排出。局部皮肤可增厚、色素沉着,病变部位可触及骨性硬块,压痛可能不明显,但急性发作时压痛会加重,患肢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骨髓炎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早期应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通过静脉给药为主,在药敏结果出来后可调整抗生素使用。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

    其他药物: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可能会使用一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质修复的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急性骨髓炎手术:早期可行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术,目的是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症状,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手术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

    慢性骨髓炎手术:包括病灶清除术、死骨摘除术、窦道切除术等。通过手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例如,对于有较大死腔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骨移植或肌瓣填塞等手术来填充死腔,促进愈合。

    特殊人群方面:

    儿童患者:儿童骨髓炎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抗生素的选择,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手术操作要更加轻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恢复情况,加强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精心护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骨髓炎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弱。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