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行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问
怎么进行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
-
术后康复训练分早期(1-2周内)、中期(2-6周)、后期(6周以后)。早期有肌肉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中期包括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训练;后期有扶拐行走和髋关节外展内收训练。康复训练需考虑个体化差异,出现明显疼痛要停训,还需定期复查调整计划。
踝泵运动:患者用力勾起脚尖,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然后再用力绷直脚尖,尽量使脚尖远离自己,每组10-15次,每分钟10-15次,每天3-4组。该运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所有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均适用,尤其对中老年患者因血流缓慢更具重要意义。
术后中期康复训练(2-6周)
髋关节屈伸训练: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下,患者仰卧位,缓慢屈髋屈膝,使大腿尽量靠近腹部,然后再缓慢伸直下肢,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患者的活动幅度可根据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年轻患者可稍大力度,老年患者则需轻柔进行,以不引起疼痛加剧为宜。
膝关节屈伸训练:患者仰卧,主动或被动屈伸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角度逐渐增加,从30°-40°开始,逐渐增加到90°左右,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儿童患者,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合适幅度的训练,避免影响骨骼发育;成年患者可逐步加大训练强度。
术后后期康复训练(6周以后)
扶拐行走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开始扶拐行走。先在床边站立,适应平衡后,使用双拐或单拐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每次行走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行走时的安全,防止摔倒,可在有扶手的走廊等安全环境下进行训练;年轻患者可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
髋关节外展内收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双腿伸直,缓慢将健侧下肢抬起,带动患侧下肢做外展和内收动作,外展和内收幅度逐渐增大,每次10-15次,每天3-4组。此训练有助于恢复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收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的幅度需依据自身恢复状况调整,确保训练过程舒适且无疼痛加重。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个体化差异: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病史的患者康复训练进度和强度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且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康复进度可能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或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疼痛管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若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需分析疼痛原因,可能是训练幅度过大或方式不当等,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保证康复训练在无痛或轻微疼痛下进行。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程度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如骨折愈合较慢的患者,需适当延缓某些强度较大的训练项目,确保骨折顺利愈合后再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