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是什么

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是什么

2025年09月24日 17:48:30
病情描述:

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白文俊
    白文俊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是尿路上皮癌的一种病理类型,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常见无痛性肉眼血尿,通过超声、CT、膀胱镜等诊断,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需灌注化疗及定期随访,预后相对较好但易复发,复发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预后可能受影响。

    1.病理特征

    显微镜下表现: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异型性,但相对低级别,细胞排列有一定的极性,乳头结构较为明显,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间质。细胞的核分裂象较少,一般每高倍视野少于1-2个。

    与高级别肿瘤的区别: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每高倍视野可达4个及以上,更易复发和进展为浸润性癌。

    2.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患者可发现尿液颜色呈洗肉水色或全程血尿等,但一般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除非同时合并感染等情况。

    好发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苯胺类化学物质等)等因素有关。长期吸烟的人群患尿路上皮癌的风险增加,对于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患者,吸烟可能影响疾病的复发等预后因素。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膀胱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能发现直径大于0.5cm的膀胱肿瘤,可作为膀胱癌筛查的初步手段,但对于较小或位置特殊的肿瘤可能有漏诊。

    CT膀胱造影:能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内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膀胱内肿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4.治疗

    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内镜将肿瘤切除。对于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早期手术切除可有效控制病情。术后需要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及膀胱内灌注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灌注化疗药物如表柔比星等,通过向膀胱内灌注药物,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随访:术后随访非常重要,一般需要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等。通常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持续1-2年,然后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要在评估心肺功能等基础上进行相关检查。

    5.预后

    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的预后相对较好,但容易复发。部分患者复发后可能仍为低级别非浸润性,但也有少数患者会进展为浸润性癌。复发的风险与肿瘤的数目、大小、是否有原位癌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能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大部分患者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生活质量不受严重影响。但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随访和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