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2025年09月24日 09:28:17
病情描述: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张国喜
    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导尿管护理需注意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尿液情况,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相关并发症,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儿童患者用玩具等安抚,成年患者讲解注意事项等缓解焦虑。

    一、导尿管的妥善固定

    1.固定要求:要确保导尿管固定牢固,避免导尿管移位、扭曲或受压。对于儿童患者,需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并使用专门的儿童固定装置,防止因活动导致导尿管位置改变。在固定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1.避免导管受压、扭曲: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牵拉导尿管,保持尿管管道通畅。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协助其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导尿管受压。儿童患者由于好动,更需注意防止导尿管被扯动或扭曲,可将导尿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如腿部适当位置,但要保证舒适。

    2.观察尿液情况: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如血尿、浑浊等)、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尿液的正常情况有所差异,儿童的尿液量和颜色也需要密切关注,以便早期发现泌尿系统异常。

    三、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1.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用碘伏等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清洁尿道口,女性患者应从前往后擦拭,男性患者要注意包皮垢的清洁。对于儿童患者,清洁时要更加轻柔,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避免刺激尿道口。一般来说,每天至少清洁尿道口2次,在患者大便后应及时清洁,防止粪便污染尿道口导致感染。

    2.更换尿袋的要求:定期更换尿袋,通常根据尿袋的类型和患者情况,一般每周更换1-2次。更换尿袋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逆行感染。儿童患者使用的尿袋要选择适合儿童尺寸的,更换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四、防止导尿管相关并发症

    1.膀胱痉挛的预防:对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膀胱痉挛的症状,如下腹部疼痛、排尿感等。可以通过调整尿管的位置、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等方法预防膀胱痉挛。儿童患者发生膀胱痉挛时可能表现为哭闹等异常表现,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2.尿道损伤的预防:在导尿管插入和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对尿道造成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尿道较细,操作时更要轻柔谨慎,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损伤尿道黏膜。

    五、患者的心理护理

    1.儿童患者的心理安抚:对于留置导尿管的儿童患者,要通过玩具、安抚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和家属要耐心与儿童沟通,向其解释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让儿童能够配合护理操作。例如,可以给儿童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因留置导尿管带来的不适心理。

    2.成年患者的心理疏导:对于成年患者,要向其讲解留置导尿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和自我护理方法,让患者了解整个护理过程,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缓解焦虑情绪。让患者知道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