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问
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
-
一般人群空腹血糖理想范围3.9~7.0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0.0mmol/L;老年患者空腹7.0~9.0mmol/L、餐后2小时10.0~12.0mmol/L;儿童1型糖尿病空腹5.0~7.0mmol/L、餐后2小时5.0~10.0mmol/L;妊娠期糖尿病空腹3.3~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血糖控制目标不同,需综合多因素管理。
一、一般人群的血糖标准
(一)空腹血糖标准
一般人群空腹血糖的理想控制范围在3.9~7.0mmol/L。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10小时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测得的血糖值。若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结合两次及以上检测结果,可考虑诊断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则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需要密切关注生活方式等,预防进展为糖尿病。
(二)餐后血糖标准
餐后2小时血糖的理想控制范围应小于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若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减低,同样处于糖尿病前期。
二、特殊人群的血糖标准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其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0~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12.0mmol/L左右。因为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高,过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而低血糖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要考虑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活动量相对较少,饮食结构相对固定等因素,在制定血糖控制目标时需综合权衡。
(二)儿童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血糖控制目标需兼顾生长发育需求。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5.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5.0~10.0mmol/L左右。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的规律性、运动情况等,并且由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长积极参与血糖的监测和管理。同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脑发育等生长发育过程。
(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这是因为妊娠期间母体和胎儿的代谢需求特殊,过高的血糖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而过低的血糖则可能影响胎儿的能量供应。需要根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血糖监测和管理,密切关注母婴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