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肠套叠

什么是肠套叠

2025年09月25日 15:57:33
病情描述:

什么是肠套叠

医生回答(1)
  • 薄涛
    薄涛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向他提问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多发生于婴幼儿,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婴儿和儿童表现有别,可通过超声、X线等检查诊断,治疗有空气灌肠复位、钡剂灌肠复位、手术治疗等,不同情况需相应护理。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可能与肠管解剖特点(如小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肠功能紊乱(如添加辅食不当、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肠功能失调)、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肠壁淋巴组织增生,导致肠套叠发生)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婴儿肠套叠:典型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腹痛,婴儿表现为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又反复发作;呕吐,多在腹痛后不久出现,初为奶汁及乳块等,later可含胆汁,严重时可吐粪便样物;便血,多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为暗红色果酱样便;腹部包块,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光滑、稍活动并有压痛的包块,左下腹可触及空虚感及套叠肠管所形成的包块。

    儿童肠套叠:症状与婴儿相似,但年龄较大的儿童表述能力相对较好,腹痛可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或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重,呕吐出现相对较晚,便血可呈果酱样便或血水样便,腹部包块较易触及。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肠套叠的横断面特征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断面特征为“套筒”征。

    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空气或钡剂在套叠部位受阻,受阻端呈“杯口”状,甚至呈“弹簧”状阴影。

    治疗方式

    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腹膜炎表现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套叠的肠管复位。

    钡剂灌肠复位:基本原理同空气灌肠复位,用于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的情况。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程超过48-72小时,疑有肠坏死或穿孔者,以及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复位不成功的患儿。手术中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肠套叠复位、肠切除吻合等。

    对于婴儿肠套叠,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腹痛情况、呕吐及便血情况等。对于特殊人群婴儿,要注意其喂养情况,在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儿童肠套叠则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抚,同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后续观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