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烧怎么办

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烧怎么办

2025年09月25日 14:45:36
病情描述:

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烧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张宗岐
    张宗岐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向他提问

    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烧的原因主要有坏死组织吸收热和感染,坏死组织吸收热多为低热,感染则可能伴相应感染部位症状,处理措施为低热时物理降温、多饮水并密切观察,中高热及怀疑感染时评估,考虑感染需检查并遵医嘱用抗感染药物,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谨慎,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并关注患者状况。

    坏死组织吸收热: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坏死,坏死物质被吸收可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与患者个体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主要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坏死组织的识别和处理过程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

    感染:如果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穿刺部位感染等,从而引起发烧,此时发热可能伴有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可能有咳嗽、咳痰等,穿刺部位感染可能有局部红肿、疼痛等表现,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相对更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发烧,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

    处理措施

    低热时的非药物干预:对于体温在38.5℃以下的低热情况,首先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适用,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让患者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年龄较小的儿童要少量多次饮水,防止呛咳。同时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患者一般情况。

    中高热及感染相关情况的处理:当体温超过38.5℃或怀疑有感染时,需要进一步评估。如果考虑坏死组织吸收热为主且体温不是很高,可在物理降温基础上密切观察,部分患者体温可自行下降;如果考虑感染,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穿刺部位分泌物培养等以明确感染情况,若确诊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感染病原体等情况由医生决定,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抗感染药物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密切关注患者状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缓解发热症状并明确发热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