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如何做灌注治疗问
膀胱癌患者如何做灌注治疗
-
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目的是预防复发,药物有卡介苗等,操作包括准备和灌注,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治疗中需随访监测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一、灌注治疗的目的
膀胱癌术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膀胱癌的复发,通过将药物灌注到膀胱内,直接作用于膀胱黏膜,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或阻止肿瘤细胞种植。
二、灌注治疗的药物选择
常用的灌注药物有卡介苗、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不同的药物有其各自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肿瘤的分期、分级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灌注药物。
三、灌注治疗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排空膀胱,一般在灌注前1-2小时尽量少喝水,使膀胱处于相对空虚状态。
医护人员会准备好灌注所需的药物、注射器、导尿管等物品,并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
2.灌注操作
通过导尿管将药物注入膀胱内。对于能自行排尿的患者,也可以采用自行排尿后注入药物再保留的方式。注入药物后,患者需要变换体位,如左右侧卧位、仰卧位等,使药物能均匀接触膀胱黏膜,一般保留药物0.5-2小时左右,之后患者自行排出尿液。
四、不同人群灌注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灌注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一些灌注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同时,老年患者行动可能不太方便,在灌注前后要注意协助其做好体位变换等操作,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二)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灌注操作时要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在灌注后要观察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刺激症状,因为女性尿道短,相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不适。
(三)有基础病史患者
如果患者有膀胱挛缩等病史,灌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加重膀胱挛缩的情况。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灌注后要观察尿液颜色,防止灌注操作导致膀胱出血加重等情况。
五、灌注治疗的随访与监测
在灌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等,以监测膀胱内肿瘤的复发情况以及药物灌注治疗的效果。同时,要关注患者在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是否出现发热、严重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加重等情况,一旦出现要及时就医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