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是什么意思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是什么意思

2025年09月25日 12:14:20
病情描述: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 胡凤山
    胡凤山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向他提问

    肝癌介入术后改变是指肝癌介入治疗后通过影像学等观察到的肝脏局部及周围组织变化,CT、MRI有相应表现,对机体功能有肝功能、全身状况等方面影响,后续需监测肿瘤复发、肝功能、不良反应等。

    影像学表现相关情况

    CT表现:在CT上可能会看到肝癌病灶区域出现碘油沉积的情况,因为介入治疗中常用碘油作为栓塞剂,碘油会在肿瘤组织内沉积,表现为高密度影。同时,肿瘤本身可能会有大小的变化,部分患者肿瘤会缩小,这是因为血供阻断后肿瘤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周围肝脏组织可能会有一些反应性改变,比如局部肝组织的水肿等。

    MRI表现:MRI下也能观察到肝癌病灶的血供情况变化,肿瘤血管减少,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程度降低。另外,对于碘油沉积的显示也有一定特点,碘油在MRI上的信号表现与周围肝组织不同。

    对机体功能影响相关方面

    肝功能方面:介入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的短暂波动。因为肝脏部分组织血供受到影响,肝细胞会有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对于肝功能储备较好的患者,可能这种影响相对较小,能够逐渐恢复;但对于本身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会加重肝功能异常,出现转氨酶升高等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并进行相应处理。

    全身状况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反应,如发热,一般是由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等原因引起;还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些情况通常会在术后一段时间逐渐缓解,但不同患者由于基础状况不同,恢复的时间和程度会有差异。例如,年轻、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可能恢复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或者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恢复可能会相对慢一些。

    后续随访监测要点

    肿瘤复发监测: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如每3-6个月复查CT或MRI)来观察肝癌是否有复发迹象。因为介入治疗后仍有肿瘤复发的可能,一旦发现复发迹象需要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肝功能持续监测:持续关注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根据肝功能情况调整后续的治疗和支持治疗方案。对于有基础肝病(如乙肝、丙肝等)的患者,还需要关注病毒载量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抗病毒等治疗来保护肝脏功能。

    不良反应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介入术后的其他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的情况(有无出血、感染等),以及是否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等。不同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需要个性化地进行监测和处理。例如,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风险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