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问
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
-
心电图不同波段在心肌缺血等情况下会有相应改变,ST段可出现压低(心肌缺血时常见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或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呈弓背向上型抬高);T波可表现为低平或倒置(心肌缺血时出现);U波有时会有改变但特异性稍低;Q-T间期也可能改变,且不同年龄人群因自身基础情况不同对这些改变的表现和判断有影响。
一、ST段改变
1.ST段压低
心肌缺血时常见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复极异常,影响了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使得心电图上ST段出现压低改变。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年轻男性长期熬夜、吸烟的人群,或者老年女性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ST段压低都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的存在。在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中,ST段压低往往是心肌缺血发作的重要心电图表现之一。
2.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可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例如,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相应导联(如V1-V5导联)可出现ST段明显抬高。不同年龄人群对ST段抬高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基础心脏储备功能较差,ST段抬高相关的心肌缺血往往病情进展较快;年轻人群若出现ST段抬高型心肌缺血,可能与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等因素有关。
二、T波改变
1.T波低平或倒置
心肌缺血时T波可表现为低平或倒置。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往往高耸;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可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对于有高脂血症的人群,长期的脂质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心电图上易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改变。在女性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状态,使T波改变与心肌缺血相关的情况增多。
三、U波改变
心肌缺血时有时可出现U波改变,如U波倒置等。但U波改变相对ST段和T波改变来说,特异性稍低,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例如,在一些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U波改变,所以当发现U波改变时,要注意鉴别是否为心肌缺血引起,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电解质紊乱相关因素(如长期腹泻导致低钾血症的患者)等情况。
四、Q-T间期改变
心肌缺血时Q-T间期可能会有改变,如Q-T间期延长等。不同年龄人群的Q-T间期基础值不同,老年患者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变等因素,Q-T间期本身可能较年轻人稍长,当发生心肌缺血时,Q-T间期的改变可能更易被察觉。同时,一些药物因素也可能影响Q-T间期,在有用药史的患者中,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Q-T间期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导致的Q-T间期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