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膀胱癌术后灌注多少次

膀胱癌术后灌注多少次

2025年09月25日 14:16:58
病情描述:

膀胱癌术后灌注多少次

医生回答(1)
  • 张宗岐
    张宗岐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向他提问

    膀胱癌术后灌注次数因是否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异,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初始、诱导、维持灌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术后辅助灌注,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肾功能不全患者灌注需考虑各自特点调整次数。

    初始灌注: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内进行首次膀胱灌注,使用的药物一般为卡介苗(BCG)或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表柔比星等。首次灌注的目的是及时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

    诱导灌注:一般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6-8次。通过多个周期的灌注,进一步清除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风险。例如,使用表柔比星进行诱导灌注时,按此频率和疗程进行。对于使用BCG进行诱导灌注的患者,一般也是每周1次,共6-8次。

    维持灌注:诱导灌注结束后进入维持灌注阶段,维持灌注的频率和疗程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通常可以每月灌注1次,持续1-2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患者的复发风险较高,可能需要延长维持灌注的时间。比如,对于一些存在高危因素(如肿瘤分级高、分期晚等)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维持灌注的时间可能会超过2年。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术后辅助灌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膀胱灌注作为辅助治疗。一般来说,会在术后早期进行灌注,灌注频率和疗程相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所不同。例如,可能会在术后几周内开始灌注,每周1次,连续灌注若干次后进入维持阶段。但具体的灌注次数和方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理分期等因素综合决定。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考虑膀胱癌术后灌注次数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一般状况等。如果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在选择灌注药物及确定灌注次数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灌注药物的代谢问题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同时,要关注患者的耐受性,根据患者在灌注过程中的反应来适当调整灌注次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灌注治疗。

    儿童患者:儿童膀胱癌相对较少见,对于儿童膀胱癌术后灌注,需要非常谨慎。一般会根据儿童的体重、肿瘤情况等综合考虑灌注药物的选择和灌注次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要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灌注次数也会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严格评估,以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进行膀胱癌术后灌注时,要特别注意灌注药物的选择和灌注次数。因为一些灌注药物需要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所以会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适当减少灌注次数,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身体反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