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分期问
糖尿病眼病分期
-
糖尿病眼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非增殖期又细分为Ⅰ-Ⅲ期(早期病变)、Ⅳ-Ⅵ期(逐渐加重),增殖期含Ⅳ-Ⅵ期及更严重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加速进展,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易较快出现且有特殊性。
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Ⅰ期:微动脉瘤和小出血点,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受损,出现微小的动脉瘤以及红细胞渗出形成的小出血点。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眼部症状,但视网膜已经开始出现病理改变,多见于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人群,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引发血管结构异常。
Ⅱ期:出现硬性渗出,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血浆中的脂质等成分渗出到视网膜组织中形成的。硬性渗出呈边界清楚的黄白色斑点,分布在视网膜外丛状层。该阶段患者一般仍无明显视力下降等症状,但视网膜病变在逐渐进展,年龄较大、血糖控制长期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此期改变。
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缺血性坏死、轴索肿胀断裂形成的似棉絮状的外观。这是因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发生缺血性损害,神经纤维肿胀变性。此期患者可能开始感觉视物模糊等,生活方式不健康、血糖波动大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展到该期。
Ⅳ期:眼底出现新生血管,但还没有纤维血管增殖。新生血管是视网膜为了应对缺血缺氧而产生的异常血管,这些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该期患者视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长期高血糖病史、血糖控制极差的患者较易到达此期。
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血管增殖。纤维血管增殖是在新生血管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病理改变,会牵拉视网膜,为后续的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埋下隐患。此期患者视力下降明显,糖尿病病程长、血糖一直控制不好的患者更易出现。
Ⅵ期: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是糖尿病眼病较严重的阶段,由于纤维血管增殖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严重受损,几乎接近失明。长期患病且血糖控制始终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没有规律进行眼部检查、未及时干预的患者,容易发展到这一期。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主要包括Ⅳ-Ⅵ期,除了上述Ⅳ期的新生血管、Ⅴ期的纤维血管增殖、Ⅵ期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外,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还可能伴有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大量眼底出血等。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加速糖尿病眼病的进展,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眼部情况;儿童糖尿病患者虽然相对少见,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较快出现糖尿病眼病,且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部病变的发展可能有其特殊性,需要儿科医生和眼科医生共同关注,及时发现并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