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肝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63会是肝癌吗问
B超肝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63会是肝癌吗
-
B超发现肝占位性病变且甲胎蛋白63时,甲胎蛋白轻度升高不能确诊肝癌,B超肝占位性病变可能是多种肝脏病变,需进一步做增强CT或MRI检查,还可考虑肝穿刺活检,不同人群如老年、儿童、有肝炎病史者有不同情况需考虑,增强CT或MRI可助鉴别病变性质,肝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金标准但有风险需谨慎。
一、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关系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成人,AFP是诊断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一般来说,正常成人血清AFP浓度低于25μg/L。当AFP升高至400μg/L以上,持续4周,或AFP在200-400μg/L之间持续8周,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时,应高度怀疑肝癌。但该患者AFP为63μg/L,轻度升高,单纯这一指标不能确诊肝癌。
二、B超肝占位性病变的意义
B超发现肝占位性病变,可能是肝癌,也可能是其他肝脏病变,如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等。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回声团块;肝囊肿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肝脓肿则多有发热等感染症状,超声可见液性暗区等。
三、进一步检查建议
1.增强CT或MRI检查:增强CT或MRI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肝癌在增强CT或MRI上多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对比剂快速洗脱,呈现“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而肝血管瘤多表现为“早出晚归”的强化特点,即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逐渐向中心填充,延迟期病灶大部分或完全强化;肝囊肿则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
2.肝穿刺活检:如果通过上述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变性质,肝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但肝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出血等风险,需要谨慎操作。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凝血功能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肝穿刺活检风险相对更高,需更加谨慎权衡利弊。
四、不同人群的情况考虑
1.老年人群:老年人患肝癌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进行进一步检查时,要充分评估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耐受性。如果考虑肝穿刺活检,要更加密切观察术后情况,因为老年人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2.儿童人群:儿童出现肝占位性病变相对少见,甲胎蛋白升高在儿童中可能有其他原因,如生殖细胞肿瘤等。如果儿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上述检查外,还需要排查生殖系统等其他部位的病变,且儿童进行有创检查时需特别注意减少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3.有肝炎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那么患肝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类人群即使AFP轻度升高和B超发现肝占位性病变,也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或确诊肝癌。因为肝炎-肝硬化-肝癌是常见的疾病进展路径,有肝炎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肝脏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