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假性近视应该如何处理

假性近视应该如何处理

2025年09月25日 18:52:25
病情描述:

假性近视应该如何处理

医生回答(1)
  • 李莉
    李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向他提问

    改善用眼习惯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连续用眼后休息并通过眺望、做眼保健操等放松眼部,眼保健操能促血液循环改善假性近视;要保证每日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因可让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球轴长增长缓解假性近视;还需优化用眼环境保证照明充足均匀;儿童群体家长要监督其用眼行为、纠正不良习惯并保障户外活动;青少年要坚持良好用眼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熬夜;有近视家族史人群要严格执行干预措施并适当增加眼部检查频率;所有人均应定期每三至六个月监测视力,发现视力持续下降或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散瞳验光明确近视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改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需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向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部肌肉,缓解视疲劳。例如,眼保健操中的按揉睛明穴、四白穴等动作,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假性近视状况。

    2.增加户外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研究显示,充足的户外活动可使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球轴长增长,对假性近视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适用,儿童可在户外进行奔跑、玩耍等活动,青少年可选择打球等运动方式。

    3.优化用眼环境:确保读写环境照明充足且均匀,避免在过暗(如昏暗灯光下)或过亮(如强光直射)环境中用眼,过暗环境会使眼睛过度调节,过亮环境易造成眼部不适,均不利于假性近视的改善。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家长需密切监督儿童用眼行为,因儿童自律性较差,易出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定时提醒儿童休息、做眼保健操及进行户外活动,如学龄前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保证在2小时以上,且要纠正其躺着看书、近距离看电视等不良用眼行为,从多方面保障儿童眼部健康,预防假性近视恶化。

    2.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学习任务重,更要强调坚持良好用眼习惯,除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外,还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熬夜会进一步加重眼部疲劳,增加假性近视转化为真性近视的风险,应鼓励青少年合理规划生活作息,维持眼部正常生理功能。

    3.有近视家族史人群:此类人群假性近视转化为真性近视的概率相对较高,需严格执行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除常规保持正确用眼、增加户外活动外,可适当增加眼部检查频率,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及眼部情况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变化,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延缓近视发展进程。

    4.定期监测视力:无论是何种人群,均应定期监测视力,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若发现视力持续下降或眼部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眼痛、视物模糊加重等),需及时就医,通过散瞳验光等检查明确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以便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