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有什么症状问
心内膜炎有什么症状
-
心内膜炎有全身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寒战、乏力盗汗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有心脏相关症状,如心脏杂音、心力衰竭,不同人群表现有别;有周围体征,如瘀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Osler结节、Janeway损害等;还有栓塞症状,取决于栓塞部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
寒战:常与发热相伴出现,患者会突然感觉怕冷、发抖,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出现寒战表现。
乏力、盗汗:由于感染引起机体消耗增加,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同时,夜间可能出现盗汗现象,即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患心内膜炎时乏力、盗汗等全身感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情况。
心脏相关症状
心脏杂音:几乎所有心内膜炎患者都会存在心脏杂音,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心瓣膜受损,引起瓣膜病变,使得血液在心脏内流动时产生异常湍流而出现杂音。原本心音正常的患者,在患病后心脏听诊可闻及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发生改变。不同类型的心内膜炎杂音特点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产生新的反流性杂音,而亚急性者可能在原有瓣膜病基础上杂音有所增强、性质改变等。
心力衰竭:是心内膜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心瓣膜受损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时可发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发生,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还会有乏力、水肿等表现,水肿可先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储备较差,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儿童患心内膜炎出现心力衰竭时,可能会有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表现。
周围体征
瘀点:可出现于皮肤、黏膜等部位,多见于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及睑结膜等处,呈鲜红色,直径1-4mm,为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不同人群瘀点的分布和表现可能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儿童患者由于皮肤相对娇嫩,瘀点可能更易观察到。
指(趾)甲下线状出血:表现为指(趾)甲下出现条纹状出血,呈暗红色或棕色。这是由于微血管炎导致甲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引起。
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小的红紫色疼痛性结节,是免疫复合物在局部血管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儿童相对较少出现Osler结节。
Janeway损害: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的无痛性出血红斑,是微栓塞引起。
其他表现
栓塞症状:取决于栓塞发生的部位,如脑栓塞可引起头痛、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肾栓塞可出现腰痛、血尿等;肺栓塞可导致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不同年龄人群栓塞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脑栓塞可能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表现,儿童肺栓塞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较为危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