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房性早搏是什么意思问
偶发房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
偶发房性早搏是起源于心房且发作频率低(每分钟少于5次)的过早搏动,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一般人群需改善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心脏疾病者需分别注意相应情况,有不同处理及注意事项。
发生机制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发放冲动来控制的,而房性早搏是因为心房内存在异常的兴奋点,这个兴奋点比窦房结更早地发放冲动,从而引起心房和心室的提前收缩。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与一些心脏本身的疾病相关,像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另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因素也可能诱发偶发房性早搏。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很多偶发房性早搏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会感觉到心脏“停跳”感、心悸,有的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等不适,但这些症状一般比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
体征表现:在进行心脏听诊时,可发现提前出现的心跳,其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听诊心律不齐。
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这是诊断偶发房性早搏的重要手段。心电图上会表现为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其后有代偿间歇。通过心电图可以明确早搏的起源部位、频率等情况。
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能够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评估早搏的发作频率、分布规律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心律失常等情况。比如可以明确一天中什么时候早搏发作更频繁,是在休息时还是活动时等。
处理与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如果是健康人群出现偶发房性早搏,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上述可能诱发早搏的因素,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早搏情况变化。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出现偶发房性早搏时,首先要询问有无基础心脏疾病、近期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如果是因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暂时因素引起,要让儿童休息,平复情绪后再观察。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尽量避免让儿童接触可能诱发早搏的不良因素,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偶发房性早搏时,要关注是否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生活中要注意适度运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诱发早搏等心脏不适。
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出现偶发房性早搏,除了要按照上述一般原则处理外,更要密切关注早搏情况,因为在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偶发房性早搏可能会有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等,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