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白内障会失明吗

白内障会失明吗

2025年09月25日 18:57:46
病情描述:

白内障会失明吗

医生回答(1)
  • 李海丽
    李海丽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白内障有可能导致失明,其因晶状体混浊致光线入眼达视网膜受影响,儿童、老年人及患其他眼或全身病者失明风险有别,可通过早期发现筛查、控制基础疾病、手术治疗预防失明。

    一、白内障导致失明的机制

    晶状体原本是透明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能让光线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当发生白内障时,晶状体逐渐变得混浊,就如同镜头被弄脏了一样,光线的透过率会逐渐降低。初期可能只是轻微影响视力,患者可能感觉看东西模糊,但还能正常生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晶状体混浊程度不断加重,到达后期时,大量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挡,无法有效地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得不到充足的光线刺激,就无法正常感知图像信息,最终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二、不同人群白内障导致失明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儿童白内障: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患有白内障,由于视觉发育尚未成熟,混浊的晶状体对视力的影响会更加严重,而且容易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失明的风险更高。因为儿童的视觉系统还在不断发展,混浊的晶状体阻碍了光线正常刺激视网膜,会严重干扰视觉神经的正常发育,从而极大增加了失明的可能性,所以儿童白内障需要尽早发现并治疗,以最大程度保障视觉发育。

    老年人白内障:老年人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老化加速,发生白内障的概率增加。老年人往往同时可能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加重白内障的发展,增加失明的风险。而且老年人自身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疾病的耐受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一旦白内障导致失明,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等会产生极大影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患有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本身患有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概率较高,而且炎症可能会促进白内障的进展,导致晶状体混浊更快加重,从而更快地发展到失明阶段。再如患有严重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使白内障进展加速,比一般人群更容易较快出现失明情况。

    三、预防白内障导致失明的措施

    早期发现与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家族白内障病史者、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晶状体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白内障。例如,老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晶状体的细微变化,做到早诊断早干预。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延缓白内障的进展。比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使血糖稳定,从而减缓白内障导致失明的进程。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有效方法,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应及时进行白内障手术,通过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恢复清晰视力,避免失明的发生。一般来说,当矫正视力低于0.3时,就可以考虑进行白内障手术,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视力要求较高的患者,更应及时手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