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2025年09月25日 20:49:55
病情描述: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1)
  • 邓世靖
    邓世靖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眼部病变的治疗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药物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别有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等方式;激光有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等;手术中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严重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术后需相应护理。

    一、药物治疗

    1.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对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会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等。有研究表明,胰激肽原酶可以通过作用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减少视网膜缺血缺氧的情况。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期,若存在黄斑水肿等情况,可能会用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VEGF的活性,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减轻视网膜病变的程度,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

    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主要是积极控制血压,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防止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例如,ACEI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是否有肾功能不全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激光治疗

    1.视网膜光凝术

    全视网膜光凝:对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情况,全视网膜光凝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光凝破坏视网膜周边部的无灌注区,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预防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光凝的范围和点数等参数,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眼部不适,但多数是可以耐受的。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导致黄斑水肿时,可能会采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利用激光的能量破坏黄斑区异常的毛细血管,减少液体的渗漏,从而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这种光凝需要精确操作,以避免损伤黄斑区的正常组织。

    三、手术治疗

    1.玻璃体切割术

    适用于的情况:当视网膜病变导致严重的玻璃体积血,经保守治疗(如药物等)无法吸收,或者存在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术。例如,对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大量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严重影响视力,且伴有视网膜脱离风险时,玻璃体切割术可以清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复位视网膜。

    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根据视网膜病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修复视网膜裂孔等。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包括避免剧烈运动、按时使用眼药水预防感染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眼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术后护理需要更加精心,要注意防止患儿揉眼等行为,密切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和眼部有无异常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全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后需要加强对全身基础疾病的管理,以促进术后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