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用久了失眠怎么回事问
艾灸用久了失眠怎么回事
-
艾灸用久了可能因刺激强度与时间、个体体质差异、艾灸部位选择不当导致失眠,应对措施为调整艾灸方案(控制时间强度、合理选穴)及根据体质调理,若失眠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艾灸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来发挥作用。如果艾灸的时间过长或者艾灸的部位离皮肤过近,刺激强度过大,会使人体处于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这种过度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例如,有研究表明,持续较强的外部温热刺激会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发生变化,而这些神经递质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老年人的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因艾灸刺激过强过久而出现失眠;年轻人如果本身神经敏感度高,也可能在艾灸时间过长后出现失眠情况。
个体体质差异
热性体质人群:本身就偏于阳盛,艾灸的温热特性会进一步加重体内的阳热之象。中医理论认为,阳热过盛则神不安,就容易导致失眠。比如,一些平时容易出现口干、便秘、面红目赤等症状的热性体质者,在艾灸后更易打破体内阴阳平衡,引发失眠。
阴虚体质人群:阴虚则阳相对偏亢,艾灸的温热之性会耗伤阴液,使阴虚情况加重,进而影响心神的濡养,导致失眠。这类人群往往有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等表现,艾灸后阴虚症状加重,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艾灸部位选择不当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效,一些穴位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如果艾灸了过于兴奋神经的穴位,如位于头部、颈部等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部位的穴位,且艾灸时间较长,就可能影响睡眠。例如,艾灸风池穴等头部穴位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头部的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干扰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头部穴位艾灸不当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进而影响睡眠;有颈部疾病的人群,艾灸颈部穴位不当可能会刺激颈部神经,导致睡眠障碍。
应对措施
调整艾灸方案
控制时间和强度: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艾灸时间,一般初次艾灸时间不宜过长,可从10-15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同时,要保持艾灸部位与皮肤有适当距离,避免过近导致刺激过强。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严格控制艾灸时间和强度,因为儿童皮肤娇嫩,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艾灸刺激的影响。
合理选择艾灸穴位:如果出现失眠后,应避免再艾灸具有较强兴奋神经作用的穴位。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穴位进行艾灸调整,如神门穴等。但在选择穴位和进行艾灸操作时,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病史或特殊体质的人群。
根据体质进行调理
热性体质人群:可以通过饮食来辅助调理,如多吃一些清热降火的食物,像苦瓜、绿豆、芹菜等。同时,在艾灸后要注意补充水分,以缓解阳热过盛的情况。
阴虚体质人群: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等。并且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进一步耗伤阴液。在艾灸后,如果出现阴虚症状加重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配合一些滋阴的中药进行调理。
如果艾灸后失眠情况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