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白眼球发黄是怎么回事问
婴儿白眼球发黄是怎么回事
-
婴儿白眼球发黄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出生2-3天出现,7-10天消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型不合溶血、感染等)、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胆道阻塞等)、胆汁排泄障碍(如新生儿肝炎等),发现婴儿白眼球发黄,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时要加强喂养等。
一、生理性因素
婴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表现为白眼球发黄。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尚未成熟,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白眼球发黄等皮肤、黏膜黄染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即可。
二、病理性因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常见于分娩过程中胎盘血管畸形、双胎输血等情况,使婴儿红细胞过多,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素。患儿除白眼球发黄外,还可能有皮肤黄染加重、呼吸急促等表现。
血型不合溶血: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溶血。ABO血型不合常见于母亲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由于母亲体内存在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红细胞破坏,胆红素生成增加。Rh血型不合则是母亲Rh阴性,胎儿Rh阳性,第一次妊娠时一般不发病,再次妊娠时胎儿红细胞可刺激母体产生抗体,破坏胎儿红细胞。此类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蓝光照射等治疗。
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导致婴儿红细胞破坏增加,如新生儿败血症,细菌在体内繁殖,产生毒素,破坏红细胞,使胆红素生成过多,出现白眼球发黄,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精神萎靡、拒奶等感染症状。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某些药物可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如磺胺类药物。早产儿由于肝脏发育更不成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胆道阻塞: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导致婴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在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白眼球发黄并逐渐加重,同时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肝脏进行性增大。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可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
3.胆汁排泄障碍
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侵犯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出现白眼球发黄,同时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当发现婴儿白眼球发黄时,家长应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果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即5mg/dL)、程度过重或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消退),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拒奶、精神差、体温异常等,应及时带婴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胆红素测定、血常规、血型、肝功能、腹部B超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婴儿时要注意加强喂养,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乳汁,促进胆红素排泄,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给婴儿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