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多大就不吐奶了问
婴儿多大就不吐奶了
-
婴儿吐奶较常见,多数4-6个月时渐轻,1岁左右通常不怎么吐但有个体差异,其因胃部发育未成熟等;护理需注意喂养姿势、量和频率、拍嗝,早产儿吐奶可能更久需更精心护理。
4-6个月时的变化
从4个月左右开始,婴儿的消化系统逐渐发育,胃部容量增大,胃的位置也逐渐从水平位向垂直位转变,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这些生理结构的变化使得吐奶的频率和程度开始有所减轻。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有半数婴儿在4个月时吐奶情况明显减少。
此阶段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合理的辅食添加也有助于婴儿消化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吐奶现象,但要注意辅食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避免因辅食添加不当加重吐奶。
1岁左右时的情况
到1岁左右,婴儿的消化系统基本接近成人的状态,胃部已经能够较好地储存和消化食物,食管下括约肌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将食物有效地输送到肠道,所以多数婴儿在1岁左右就不再经常吐奶了。不过,仍有少数婴儿可能由于个体差异,如本身消化功能发育相对缓慢等原因,吐奶现象可能会持续到1岁以后,但一般也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改善。
婴儿吐奶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喂养姿势:在喂养婴儿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如抱起婴儿呈45度左右的倾斜位,这样可以减少奶液反流的机会。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要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嘴的流速,避免奶液流速过快导致婴儿吞咽不及而吐奶。
喂养量和频率:要根据婴儿的月龄合理控制喂养量和喂养频率,避免过度喂养。一般来说,新生儿按需喂养,随着月龄增长逐渐规律喂养次数和每次的喂养量。例如,1-3个月的婴儿每次喂养量大约在90-120毫升,每3-4小时喂养一次;4-6个月的婴儿每次喂养量可增加到120-180毫升,每4-5小时喂养一次等。
拍嗝:喂完奶后要及时给婴儿拍嗝,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部靠在家长肩部,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婴儿背部,帮助婴儿排出胃内的空气,一般拍嗝3-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吐奶的发生概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早产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相对更不成熟,吐奶现象可能会持续更久,家长需要更加精心护理,喂养时要更加小心,喂养量和喂养频率的调整应更加谨慎,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喂养和护理,以促进早产儿消化功能的更好发育,减轻吐奶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