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出血的治疗问
轻微脑出血的治疗
-
轻微脑出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生命体征监测)、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药物)、控制血压(依血压情况规范管理)、并发症防治(预防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及早期康复介入(病情稳定后开展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各方面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患者康复。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轻微脑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为2-4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这是因为活动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导致脑出血部位再出血或使出血量增多,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易因活动而加重病情。
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监测。如果血压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降压治疗,但要注意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脑灌注。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较差,更要谨慎调控血压,防止因血压骤降而导致脑缺血。
二、降低颅内压
1.脱水降颅压药物: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甘露醇是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中的水分向血浆转移,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一般采用静脉快速滴注的方式。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因为甘露醇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时需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并适当调整剂量。
三、控制血压
1.血压管理原则:一般来说,当收缩压在160-220mmHg或舒张压在100-120mmHg时,可在严密监测下缓慢降压;当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时,需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可选用拉贝洛尔等对脑血流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平时就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稳定水平,轻微脑出血发生后更要严格遵循血压管理原则,防止血压波动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
四、并发症防治
1.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吸痰。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需加强呼吸道护理。
2.消化道出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预防消化道出血,对于有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因为脑出血后应激状态可能会诱发消化道出血。
五、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介入:在病情稳定后,可早期进行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针灸、理疗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治疗的强度和方式可有所调整,例如儿童患者康复治疗需更加轻柔且注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