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哺乳期乳腺炎是怎么回事

哺乳期乳腺炎是怎么回事

2025年09月26日 13:06:27
病情描述:

哺乳期乳腺炎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贾卫娟
    贾卫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产后3-4周常见炎症性疾病,发病因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有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寒战高热等表现,可通过体格、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可通过正确哺乳等预防,早期非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则手术引流,哺乳期女性需重视预防和早治。

    发病原因

    乳汁淤积:是最常见的原因。若产妇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过小、内陷),婴儿吸乳困难,或乳汁过多、婴儿吸乳少、哺乳姿势不当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汁淤积在乳腺内,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例如,一位初产妇,由于乳头内陷未得到及时纠正,婴儿难以有效吸吮,就容易出现乳汁淤积,进而引发哺乳期乳腺炎。

    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不注意乳头清洁等都可能导致乳头破损。比如,婴儿患有口腔炎时,吸吮乳头可将细菌带入乳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哺乳期乳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可触及硬块。随着病情发展,硬块逐渐软化形成脓肿,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乳房,了解乳房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乳汁或脓液涂片染色及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乳房肿块是炎性肿块还是脓肿,可发现乳腺内的低回声区及液性暗区等。

    预防措施

    正确哺乳: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应尽量将乳汁排空,可通过吸乳器或按摩等方式帮助排空乳汁。哺乳前后注意清洁乳头,保持乳头的清洁卫生。

    纠正乳头异常:乳头内陷的产妇,在妊娠后期应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并轻轻地将乳头向外牵拉,使乳头突出,为哺乳做好准备。

    防止乳头损伤:哺乳时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防止乳头破损。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在乳腺炎早期,炎症较轻时,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患侧乳房应暂停哺乳,但要定时用吸乳器吸空乳汁,促进乳汁排空;局部可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炎症早期可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应用抗生素,应选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在用药期间可继续哺乳。

    手术治疗:当乳腺炎发展至脓肿形成时,应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应选择波动感明显的部位进行切开,若为多房性脓肿,需用手指将间隔分开,以保证引流通畅。

    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要重视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治疗。一旦出现乳房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哺乳期女性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降低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