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失眠症问
怎么治疗失眠症
-
失眠治疗分非药物与药物,非药物含睡眠卫生教育(作息规律、营造安静黑暗适宜温度卧室、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可进行放松活动)和心理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失眠的认知调整、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药物有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特殊人群中老年人优先非药物治疗需药时选不良反应小药物从小剂量起始,孕妇哺乳期优先非药物治疗需药时评估,儿童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不建议用药。
一、非药物治疗
1.睡眠卫生教育
作息规律:保持固定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包括周末也应维持相近作息,以调节生物钟,让身体形成稳定睡眠节律。例如,每日22:00-23:00上床,清晨6:00-7:00起床,长期坚持可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环境营造: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18-25℃较宜),可借助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创造利于睡眠的环境。研究显示,黑暗环境中人体分泌的褪黑素增多,有助于入睡。
避免睡前刺激:睡前1小时内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可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纸质书籍。
2.心理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失眠(CBT-I)
认知调整: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与失眠相关的负面认知,如过度担忧失眠致次日精神不佳等,引导以客观态度看待失眠,减轻焦虑。
睡眠限制疗法:依据患者实际睡眠时间缩短卧床时间,例如先评估每晚实际睡眠时长,将卧床时间限制在实际睡眠时长加1-2小时,随睡眠效率提升逐渐增加卧床时间,以提高睡眠效率。
刺激控制疗法:建立床与睡眠的紧密关联,仅在有困意时上床,若上床20分钟未入睡,应离床进行放松,待有困意再返回卧室,避免在床上进行非睡眠活动。
二、药物治疗
1.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包含苯二氮类(如地西泮等)和非苯二氮类(如佐匹克隆等),通过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静催眠作用,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需关注药物依赖性及不良反应等问题。
2.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等,通过激动褪黑素受体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依赖性相对较低,适用于部分类型失眠治疗。
三、特殊人群失眠治疗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药物代谢及耐受性与年轻人不同,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若需药物治疗,选择不良反应较小药物且从小剂量起始,密切观察反应。例如,非苯二氮类药物较苯二氮类更适合老年人,其致认知功能损害、跌倒等风险相对更低。同时注重睡眠卫生教育等非药物干预。
2.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如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等。若必须用药,需经医生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后谨慎选择,因许多药物可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其健康。
3.儿童
儿童失眠以非药物治疗为主,重点建立良好睡眠习惯,如固定上床时间、营造适宜睡眠环境、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等。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药物治疗失眠,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影响尚不明确,应优先通过非药物干预改善睡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