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和脑梗死的鉴别方法是什么问
面神经炎和脑梗死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
面神经炎与脑梗死可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史、电生理检查等方面鉴别,临床表现上,面神经炎主要是单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无肢体等神经缺损,脑梗死除面部症状外常伴肢体等缺损;头颅CT和MRI上,面神经炎无实质病灶或无特征性异常,脑梗死有相应低密度或高信号病灶;病史方面,面神经炎多无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脑梗死多有;电生理检查中,面神经炎有患侧面肌神经传导异常表现,脑梗死若累及相关通路也异常但有其他部位表现,需综合多方面信息全面分析鉴别,特殊人群更要仔细排查。
脑梗死:除了可能出现面部症状外,常伴有肢体运动障碍(如偏瘫、肢体无力等)、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症状多在发病后逐渐达到高峰,且根据梗死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例如梗死部位在脑干等关键区域时,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生命体征改变及多系统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方面
头颅CT:
面神经炎:头颅CT一般无异常表现,发病早期可能仅显示患侧面肌相关区域的一些间接改变,但无脑实质的梗死、出血等病灶。
脑梗死:发病24-48小时后,头颅CT可显示相应部位的低密度梗死灶,根据梗死发生时间不同,低密度灶的显示情况有差异,超早期可能显示不清,而亚急性期及以后则可清晰看到梗死区域。
头颅MRI:
面神经炎:头颅MRI通常无特征性异常,主要用于排除颅内其他病变导致的类似面肌瘫痪表现。
脑梗死:发病后头颅MRI可更早发现梗死病灶,DW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超急性期即可显示高信号的梗死灶,能更敏感地发现早期脑梗死病变,对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梗死部位及范围的判断价值更高。
病史方面
面神经炎: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感冒、疱疹等病史,一般无脑血管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病史相对少见。
脑梗死:患者多有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病史,患者可能长期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病史,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高脂血症病史,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心房颤动病史,易导致心源性栓子脱落引发脑梗死等。
电生理检查方面
肌电图:
面神经炎:可显示患侧面部肌肉的神经传导异常,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表现,如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
脑梗死:若脑梗死累及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通路相关区域,肌电图也可能出现异常,但主要还是以其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电生理改变为主,同时会有受累肢体等其他部位的神经肌肉电生理异常表现。
面神经炎和脑梗死可通过上述多方面的鉴别方法进行区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史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判断,以准确区分两者,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更多,更需仔细排查;儿童若出现类似表现,也要结合其病史等情况综合鉴别,避免漏诊误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